在我们身边
有这样一群青年
他曾身着戎装,保家卫国,
用热血书写忠诚
如今回归校园,勤学奋进,
以知识武装自我
他们退伍不褪色,整装再出发
开启人生新篇章
沧州师范学院国防后备营特推出【退役大学生风采】栏目,旨在展现我校优秀退役大学生的精彩事迹。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山林的故事,感受他的蜕变与担当。

2021年9月,王山林怀揣着对军营的憧憬,毅然投身于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一方面,他渴望通过军队的磨砺摆脱身上的稚气,成长为有担当之人;另一方面,也梦想在军营体验别样生活,实现保家卫国的抱负。在家人的支持和老师的鼓励下,他毅然报名参军 。经过严格的体检、政审,终于披上军装,开启了这段终身难忘的军旅旅程。
初入军营,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严格的纪律要求让他一时难以适应。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出操,队列训练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三公里、五公里长跑更是家常便饭。但身边战友们相互鼓励,班长耐心教导,他逐渐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真正融入了军营生活。
新兵连结业后,王山林被分配到基层连队。下连初期,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专业技能要求,让他倍感压力。连队工作节奏快、任务重,他所在岗位需熟练掌握复杂的装备操作。为了尽快适应,他主动向老兵请教,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练习操作流程,熟记装备参数。

在连队,他不仅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还在一次次任务中收获成长。无论是执行野外驻训、抢险救灾演练任务,还是日常的公差勤务,大家分工明确、默契配合。有一次抢险救援,他们班需在规定时间内扫除淤泥、清除障碍、排出积水,每个人都争分夺秒,最终完美完成任务。那一刻,他真正明白了战友二字的重量,也收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通过在连队的不断学习和锻炼,王山林不仅熟练掌握了专业技能,还荣获“四有”优秀士兵及嘉奖。这段经历让他变得更加坚韧、自信,也培养了他严谨细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退伍之际,王山林内心满是不舍。告别朝夕相处的战友、熟悉的营房和训练场,走出军营的那一刻,既有对新生活的期待,也有对未知的迷茫。重新回到校园,他发现自己与同学们在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同学们习惯了自由的校园生活,而他仍保持着部队里规律的作息和严谨的处事风格。
但他迅速调整心态,主动与同学们交流,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学校对退役大学生也十分关心,助力他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在此过程中,他逐渐找回学生状态,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退伍后有一段时间未系统学习,重返课堂时,许多知识变得陌生,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程,难度较大。但在部队培养的坚韧意志和自律习惯发挥了作用。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早早起床背单词、复习知识点,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为提升学习效率,他借鉴部队的时间管理方法,将学习任务细化到每个小时并严格执行。复习备考过程中,虽遇到过挫折,成绩不理想时也会焦虑,但每当想要放弃,部队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就会激励他坚持下去。经过不懈努力,他的成绩逐步提高,也顺利通过各项考试,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回顾这段历程,从入伍时的青涩到退伍后的成熟,从下连时的迷茫到复学后的坚定,军营生活给予他的不仅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更是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它让王山林学会了坚持、懂得了责任、收获了成长。无论是在军营还是校园,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未来,相信他将继续带着军人的本色,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