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心理健康 > 正文

精研教学明方向,共筑心育新防线——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

【来源:精研教学明方向,共筑心育新防线——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 | 发布日期:2025-09-18 】

为进一步夯实大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础,精准提升课程育人实效,9月17日,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组织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会。教研室主任刘广月主持会议,全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参会,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倩莅临指导并提出工作要求。

教研室主任刘广月围绕课程定位与教学实施两方面做系统性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课程内容聚焦“适者生存”“直面挫折”“生涯规划”等核心主题,紧密契合新生入学后适应校园生活、调节心理状态、规划成长路径的实际需求,是守护新生心理健康的关键课程。为切实统一教学标准、提升教学质量,全体授课教师应规范使用新修订的统一教案与课件,此次修订充分融合最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当下新生心理特点与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内容逻辑、案例选取、呈现形式上均实现优化升级,能更好适配教学需求。同时,教师应严格依照课程大纲开展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设定、课堂环节设计到教学效果评估,均需以课程大纲为遵循,确保教学过程规范有序、教学成果扎实有效,切实将课程育人价值落到实处。

实践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师杨伟玲带领全体参会教师围绕实践教学部分开展专项研讨,从实践主题设计、实施流程优化、评价标准细化等方面深入交流,结合过往教学案例分享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实践教学的重点方向,为提升学生心理实践能力提供了清晰指引。

最后,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倩结合工作实际,对授课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她强调,教师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情感联结,及时关注学生课堂反馈与心理动态;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工作队伍的协同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共同为新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此次集体备课会的召开,不仅统一了教学标准、明晰了教学重点,更凝聚了教师团队的育人共识。全体授课教师表示,将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用心打磨每一堂课,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育人作用,助力大一新生以健康心态开启大学生活。

下一条:“委” 以重任,“心”路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