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中秋节 | 盈月揽芳华,浓情寄中秋

【来源:中秋节 | 盈月揽芳华,浓情寄中秋 | 发布日期:2025-10-09 】

 

又是一年月圆时

金满桂枝共婵娟

中秋佳节至

祝大家节日快乐!

桂花浮玉,夜凉如洗

明月满天街,人间团圆时

花好月圆,共度中秋

1BB6F0

节日介绍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秋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日期为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这一节日不仅是庆祝丰收和家庭团圆的时刻,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活动。

节日起源

中秋节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活动。古代人民对月亮有着崇高的崇拜,将其视为丰收和团圆的象征。最初,祭月节定在干支历的秋分日,后来随着历法融合,逐渐调至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和美好。

E6FE

节日习俗

习俗一:祭月

祭月源于古人对“月神”的崇拜,最初在秋分举行,后因追求圆月固定在八月十五中秋;通常以家族为单位,由女性长辈主祭,摆上月饼、水果等供品,经上香、读祝文、拜月后分食供品,既表达了人们祈求阖家团圆、生活顺遂的心愿,也承载着对自然的尊重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10077

习俗二:吃月饼

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古代,最初与祭月仪式相关,古人会将月饼作为祭月的供品,表达对月神的敬意。后来随着中秋文化发展,月饼逐渐从供品变成家人团圆时分享的美食,其圆形的外形象征“团圆”,不同口味的馅料则贴合各地饮食习惯。如今,吃月饼已成为中秋的标志性习俗,人们通过分享月饼,传递对家人的思念与节日的祝福。

EF38

习俗三:赏月

赏月是中秋核心习俗,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与对团圆的向往。最初,赏月常与祭月仪式相伴,人们在月下祭拜后,阖家围坐共赏圆月;后来逐渐演变为轻松的民俗活动,亲友相聚庭院,伴着月饼、瓜果,赏月色、话家常。如今,赏月更成为一种情感寄托,无论身处何地,抬头望同一轮明月,便多了份对家人的牵挂与对团圆的期盼。

A1D0

中秋诗歌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夜酌

一片秋天碧万寻,月华初上水沉沉。

遣愁不用先愁醉,更看清光到夜深。

10374

明月清晖,浸润万千温情

中秋朗朗,共赏月色涟漪

愿月光所至

皆是思念与相逢

中秋月圆,事事皆圆

祝福师院的学子与老师们

在中秋节之际快乐常随,万事满圆!

今朝更胜过往

年年岁岁,岁岁安然!

上一条:沧州师范学院第八届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纳新公示 下一条:寒露 | 露染秋深,静候冬藏